<code id="00me0"></code>
  • <table id="00me0"></table>
    <rt id="00me0"><acronym id="00me0"></acronym></rt>
    <table id="00me0"></table>
  • <li id="00me0"></li>
  • <strike id="00me0"></strike>

    歡迎來到—海口凈文水處理科技有限公司

    凈文新聞

    11家環評機構出現問題被生態環境部第一批通報

    更新時間:2018-06-07  瀏覽次數:2202

    生態環境部辦公廳函


    環辦環評函[2018]411號


    關于2017年度全國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技術復核發現問題及處理意見(第一批)的通報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各相關環境影響評價機構及相關人員:


    為貫徹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強化環評審批業務指導和事中事后監管,根據《關于開展2017年度全國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技術復核工作的通知》(環辦環評函〔2017〕677號)要求,我部組織完成了第一批共14個省(區、市)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及其他審批部門審批的207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技術復核工作。


    經復核,共發現21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存在較大問題。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管理辦法》(環境保護部令第36號)有關規定,9家環評機構(另有2家機構已注銷資質不再處理)及26名環評工程師作出行政處理。其中,責令環評文件存在主要環境保護目標遺漏、主要環境保護措施缺失等問題的4家環評機構和10名環評工程師限期整改十二個月;責令環評文件存在建設項目工程分析或者引用的現狀監測數據錯誤等問題的5家環評機構和16名環評工程師限期整改六個月。有關問題及處理意見詳見附件。其他問題處理結果將另行通報。


    整改期自本通報印發之日起計算,相關情況記入全國環評機構誠信檔案。對責令限期整改的環評機構,整改期間各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不得受理其編制的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審批申請;整改期滿后,上述機構應向我部提交整改情況報告。對責令限期整改的環評工程師,整改期間各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不得受理其作為編制主持人和主要編制人員編制的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審批申請。


    各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對復核發現影響審批結論的重大問題,應組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項目建設對環境產生重大影響。


    上述機構及人員對處理意見有異議的,可在收到本通報之日起60日內向我部申請行政復議,也可在收到本通報之日起6個月內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生態環境部辦公廳

    抄送:環境保護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


    附件


    2017年度全國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技術復核發現的問題及處理意見


    (第一批)





    來源:環評愛好者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若羌县| 滦南县| 兴海县| 宜兴市| 谷城县| 葵青区| 铁岭市| 晋江市| 麻阳| 武威市| 陇南市| 延寿县| 秭归县| 宜君县| 平凉市| 上高县| 大足县| 易门县| 山阳县| 永川市| 英吉沙县| 肇州县| 龙口市| 砚山县| 扶绥县| 临潭县| 霍林郭勒市| 高唐县| 申扎县| 渭南市| 左云县| 藁城市| 高淳县| 师宗县| 崇阳县| 乌苏市| 启东市| 湖口县| 炎陵县| 罗定市| 莱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