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 id="00me0"></code>
  • <table id="00me0"></table>
    <rt id="00me0"><acronym id="00me0"></acronym></rt>
    <table id="00me0"></table>
  • <li id="00me0"></li>
  • <strike id="00me0"></strike>

    歡迎來到—海口凈文水處理科技有限公司

    凈文新聞

    企業如何自主環保驗收

    更新時間:2018-02-08  瀏覽次數:1941

    一、編寫驗收監測(調查)報告

    海南省污水、中水處理設備系統建設項目竣工后,建設單位應當如實查驗、監測、記載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的建設和調試情況,編制驗收監測(調查)報告。

    以排放污染物為主的建設項目,參照《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指南污染影響類》編制驗收監測報告;主要對生態造成影響的建設項目,按照《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范生態影響類》編制驗收調查報告;火力發電、石油煉制、水利水電、核與輻射等已發布行業驗收技術規范的建設項目,按照該行業驗收技術規范編制驗收監測報告或者驗收調查報告。

    建設單位不具備編制驗收監測(調查)報告能力的,可以委托有能力的技術機構編制。建設單位對受委托的技術機構編制的驗收監測(調查)報告結論負責。建設單位與受委托的技術機構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以及受委托的技術機構應當承擔的責任,可以通過合同形式約定。

    需要對建設項目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進行調試的,建設單位應當確保調試期間污染物排放符合國家和地方有關污染物排放標準和排污許可等相關管理規定。

    環境保護設施未與主體工程同時建成的,或者應當取得排污許可證但未取得的,建設單位不得對該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進行調試。

    調試期間,海南省污水、中水處理單位應當對環境保護設施運行情況和建設項目對環境的影響進行監測。驗收監測應當在確保主體工程調試工況穩定、環境保護設施運行正常的情況下進行,并如實記錄監測時的實際工況。國家和地方有關污染物排放標準或者行業驗收技術規范對工況和生產負荷另有規定的,按其規定執行。建設單位開展驗收監測活動,可根據自身條件和能力,利用自有人員、場所和設備自行監測;也可以委托其他有能力的監測機構開展監測。

    二、驗收意見整改

    驗收監測(調查)報告編制完成后,建設單位應當根據驗收監測(調查)報告結論,逐一檢查是否存在“本辦法第八條“所列驗收不合格的情形,提出驗收意見。存在問題的,建設單位應當進行整改,整改完成后方可提出驗收意見。

    驗收意見包括工程建設基本情況、工程變動情況、環境保護設施落實情況、環境保護設施調試效果、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驗收結論和后續要求等內容,驗收結論應當明確該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是否驗收合格。

    建設項目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經驗收合格后,其主體工程方可投入生產或者使用;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產或者使用。

    為提高驗收的有效性,在提出驗收意見的過程中,建設單位可以組織成立驗收工作組,采取現場檢查、資料查閱、召開驗收會議等方式,協助開展驗收工作。驗收工作組可以由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機構、驗收監測(調查)報告編制機構等單位代表以及專業技術專家等組成,代表范圍和人數自定。

    建設單位在“其他需要說明的事項”中應當如實記載環境保護設施設計、施工和驗收過程簡況、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及其審批部門審批決定中提出的除環境保護設施外的其他環境保護對策措施的實施情況,以及整改工作情況等。

    相關地方政府或者政府部門承諾負責實施與項目建設配套的防護距離內居民搬遷、功能置換、棲息地保護等環境保護對策措施的,建設單位應當積極配合地方政府或部門在所承諾的時限內完成,并在“其他需要說明的事項”中如實記載前述環境保護對策措施的實施情況。

    三、驗收信息公示

    除按照國家需要保密的情形外,建設單位應當通過其網站或其他便于公眾知曉的方式,向社會公開下列信息:

    (一)建設項目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竣工后,公開竣工日期;

    (二)對建設項目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進行調試前,公開調試的起止日期;

    (三)驗收報告編制完成后5個工作日內,公開驗收報告,公示的期限不得少于20個工作日。

    四、驗收信息報送

    建設單位公開上述信息的同時,應當向所在地縣級以上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報送相關信息,并接受監督檢查。

    除需要取得排污許可證的水和大氣污染防治設施外,其他環境保護設施的驗收期限一般不超過3個月;需要對該類環境保護設施進行調試或者整改的,驗收期限可以適當延期,但最長不超過12個月。

    驗收期限是指自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之日起至建設單位向社會公開驗收報告之日止的時間。

    五、登錄全國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信息平臺填報建設項目基本信息

    驗收報告公示期滿后5個工作日內,建設單位應當登錄全國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信息平臺,填報建設項目基本信息、環境保護設施驗收情況等相關信息,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上述信息予以公開。


    六、存檔備查

    建設單位應當將驗收報告以及其他檔案資料存檔備查。

    驗收注意事項: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建設單位不得提出驗收合格的意見:

    (一)未按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及其審批部門審批決定要求建成環境保護設施,或者環境保護設施不能與主體工程同時投產或者使用的;

    (二)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國家和地方相關標準、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及其審批部門審批決定或者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要求的;

    (三)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經批準后,該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采用的生產工藝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態破壞的措施發生重大變動,建設單位未重新報批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或者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未經批準的;

    (四)建設過程中造成重大環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態破壞未恢復的;

    (五)納入排污許可管理的建設項目,無證排污或者不按證排污的;

    (六)分期建設、分期投入生產或者使用依法應當分期驗收的建設項目,其分期建設、分期投入生產或者使用的環境保護設施防治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能力不能滿足其相應主體工程需要的

    (七)建設單位因該建設項目違反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受到處罰,被責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的;

    (八)驗收報告的基礎資料數據明顯不實,內容存在重大缺項、遺漏,或者驗收結論不明確、不合理的;

    (九)其他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規章等規定不得通過環境保護驗收的。


    【免責聲明】:文章來自網絡,我們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并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供讀者參考。版權屬于原作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原市| 孙吴县| 焦作市| 灵川县| 合作市| 文水县| 高碑店市| 唐山市| 井冈山市| 宁武县| 宜宾县| 本溪| 连云港市| 梅州市| 城市| 郸城县| 孝昌县| 嘉峪关市| 卢湾区| 涡阳县| 江阴市| 青田县| 临城县| 盐边县| 石首市| 盐池县| 诸城市| 蒙山县| 哈尔滨市| 横山县| 宜兴市| 沅江市| 蓬安县| 宁南县| 金华市| 嫩江县| 徐汇区| 含山县| 玉环县| 延长县| 林周县|